追问华南理工大学:专利转让为何位居全国高校第一
目前,中国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一直在低位徘徊,远低于欧美国家约40%的转化率。华南理工大学却走出了一条科研成果转化的独特道路,其专利转让指标排名全国高校第一。这所高校为何这么牛?
“长期以来,华南理工大学科研工作既坚持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加强源头创新,又坚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十分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科研成果实现与市场的对接,最终完成产业化,实际上早已成为华南理工大学的传统,也是华南理工大学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章熙春告诉《南方》杂志记者。
关于华南理工大学的这个传统,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说法,改革开放之初,老师便一路踩着单车去企业,踩出了广东众多民企的发展。世界500强美的等珠三角企业的成长,离不开老师们带去的技术与成果。
如今的华南理工大学,专利工作长期稳居全国高校前列、广东高校首位。2009年以来获中国专利奖21项,排名全国高校第一。“十二五”以来,专利申请量达13289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9477件;专利授权量786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4318件。
在没有合校的情况下,学校2016年发明专利公开量2221件,位居全国高校第三位;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3723件,形成了一大批可转化的高质量科技成果。学校历年来承担的企业委托开发项目数和经费数均位居华南地区高校首位,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15中国大学评价》专利技术转让指标排名中,华南理工大学位居全国高校首位。
越来越多的“科研CEO”活跃在讲台与市场这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的舞台上。
从“星期六工程师”到“科研CEO”
钟振声是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的一名老教授,上个世纪80年代他就经历了两种身份的转换,周一到周五在学校教书,周末就成为“星期六工程师”。
“那个时候一到周末就赶去企业当工程师,为企业解决生产一线的技术难题。有时候两天都在外地,最远的时候还去过湛江。”钟振声回忆道。在他的身上,可以看到华南理工大学在科研成果转化上的最早探索。
如今,“星期六工程师”已经成为一个具有特殊年代记忆的词汇。在科研一线工作几十年的钟振声,目前已经成为公司的“技术股东”,从幕后走到台前,直接站在市场的大潮里搞科研。而像钟振声这样的教授,在华南理工大学不算少数,越来越多的“科研CEO”活跃在讲台与市场这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的舞台上。
“在鼓励教师创新创业上,华南理工大学一直走在前沿,上个世纪80年代出现了‘星期六工程师’,90年代学校允许科研人员专职创业。”章熙春回忆道,上个世纪90年代,华南理工大学出台了《华南理工大学科技创业岗管理办法》、《华南理工大学科技人员创办科技企业管理办法》,为老师创业提供宽松的环境。
华南理工大学节能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闫军威,正是在这样的宽松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校内企业家代表。但当初闫军威也顾虑重重:“那时大多数人觉得高校教授创办公司就是不务正业,高校教授就应该搞研究、发文章。”
如何打消教授们的创业顾虑?如何解决高校科研与产业发展之间“两张皮”的现象?如何打通科研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华南理工大学在全国率先进行了探索。
2003年,华南理工大学出台《关于科技人员创办科技企业的若干规定》,鼓励学校的科研人员以科研成果入股公司,规定“以职务发明科技成果作价入股创办科技企业,主要科技人员所占的股份最高可以达到50%”。正是在这样的契机之下,闫军威创办了广州远正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始走上了企业家之路。如今,公司已经上市新三板。
2015年,学校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华南理工大学服务创新驱动发展、进一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若干意见》。这份被称为“华工十条”的文件,规定将科技成果转化所得收益的70%-95%奖励给成果完成人团队,更加激发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成为培植更多“科研CEO”的沃土。
“华工模式”解锁转化之路
今年2月,广东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有关人事管理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表示,广东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可保留人事关系离岗创业最多6年。
“事实上,这些加速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措施,在华南理工大学得到了更早的探索。学校在全国高校率先出台了《华南理工大学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意见》、《华南理工大学服务创新驱动发展、进一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规定将科技成果转化所得收益尽可能多地奖励给完成人,允许科技人员全职或兼职开展创新创业;此外,也受益于珠三角雄厚的产业基础,学校与企业长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章熙春表示。
在章熙春看来,华南理工大学科研成果的顺利转化,一是离不开学校长期以来高度重视产学研工作,积极营造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良好政策环境;二是不断探索实践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新途径,与地方政府、企业实现不同形式的对接与合作。华南理工大学根据区域产业发展需要,先后在广东省内布局建设了广州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珠海现代产业创新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打造成为学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先行区和实践的试验区。学校每年有近100项的优秀科技成果依托这些平台得到了实施转化,这些平台已成为推动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引擎。
章熙春向《南方》杂志记者举例道,“华工十条”颁布后,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胡健带领的团队以芳纶纸相关技术与中车集团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设立合资公司,相关技术作价6684万元,占合资公司25%的股份,其中80%(5347万元的技术股份)由学校奖励给了成果完成团队。
“胡健团队研发的高性能芳纶纸技术,有望打破国际技术垄断。合作方提供超过2亿元现金作为资金支持,以推进高性能芳纶材料及制品的产业化。”章熙春说。
像这样的企业并不在少数,“华工十条”极大地激发了更多的科研活力和经济活力。
“以前我们做科研很少会考虑市场。很多为参加比赛而研发的机器人,在赛后被丢在仓库里,白白浪费。现在可不一样了,我们在做发明之前就要先看看市场的需求。”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教授张铁说道,以前自己研发的移动机器人,虽然获得了“挑战杯”特等奖,但完全没有发挥作用。现在,他入股的公司已经卖出去十几台这样的机器人了。
“‘华工十条’能够最大地激发老师们的创业积极性,让老师们在创业上有了保障。”张铁认为,打通高校的体制机制梗阻,会促使更多的科研成果落地。
此外,华南理工大学还通过大规模选派科技特派员入驻企业、共建校企联合研发机构等加强与企业的紧密合作。有这样一组数据:近年来,华南理工大学累计派出企业科技特派员1300多人次进驻到广东700多家企业;与行业龙头企业联合共建了120多个校企研发机构、66个产学研结合基地、42个产学研创新联盟……
比如,曾新安教授通过“科技特派员计划”,深入企业一线,突破了荔枝汁低温灭菌技术、荔枝汁冷冻浓缩技术等核心技术,系列技术的应用辐射带动荔枝种植与流通环节等60多家企业,惠及10万果农,帮助帝浓和祯州成长为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丹荔”果酒果醋成为广东省名牌产品,相关成果获得2014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
在这些政策的激励下,“十二五”以来,华南理工大学累计承担了企业委托课题近10000项,总经费超过30亿元,为企业解决了上万个技术难题。学校也连续三年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4项,成为广东省唯一连续三年获得此奖的单位。
科研转化如何“论英雄”
目前,各级政府纷纷出台文件,鼓励科研者创业。然而,对于高校而言,科研者的职称评定、考核等依然偏向于以论文“论英雄”。
“对于创业者来说,这一考核模式显然是不合适的。”闫军威对《南方》杂志记者说。目前,闫军威能够放手去创业,得益于他较早地走完了职称评定的道路。但是对于年轻的科研者而言,既要创业,又要满足职称考核下繁重的论文评审,往往会顾此失彼。
“全面实现‘两条腿走路’,是未来提高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体制机制上必走的一步,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考核不能‘一把尺子论英雄’。”章熙春告诉《南方》杂志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提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后,华南理工大学积极响应,进一步改革科研人员考核评价机制,设立成果推广类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等职称系列,采取单独的评聘标准,鼓励学校广大科研人员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钟振声以自己举例道,按照华南理工大学现行的考核标准,对于他这样的创业型教授,仅科研成果转化等就能拿到1000多分,远超学校的考核要求。一旦完成考核,教授就可以更好地投入创新创业当中去了。
“完善高校成果评价体系,就能让善于搞工程、搞创业的老师们有时间和精力去搞工程、搞创业,而不用被论文所困。”张铁表示,这是高校解决科研成果转化问题最现实层面的问题。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