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领域专利诉讼频发 知识产权保护亟待加强
“我们会将维权进行到底!”近日,安庆帝伯格茨缸套有限公司(简称ATGL)技术部部长杨剑坚定地对记者说。
■ 单飞创业引发侵权纠纷
时间回到两个月前,3月7日,ATGL终于收到了安徽省中级人民法院下达的胜诉判决书,带领团队奔走呼号了18个月的杨剑终于松了一口气。2016年8月12日,因发明专利气缸套产品被侵权,ATGL一纸诉讼将中原内配集团安徽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原内配安徽公司”)告上法庭。
据介绍,中原内配安徽公司非法使用ATGL母公司已申请发明专利的汽油机缸套技术,以低于20%的价格进行低价竞争,抢了ATGL不少市场份额,对ATGL的价格体系造成很大冲击。
一直以来,汽车行业都是知识产权诉讼的高发区,尤其是国内企业被跨国公司投诉的案件并不少见。如今,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科技零部件企业也牵涉其中,核心技术人员单飞创业,与老东家之间直接竞争,更是成为焦点。中原内配安徽公司侵权案就属此类。
无独有偶,今年3月,国内新能源汽车电驱动产品的龙头企业精进电动,在官网上发表了一则《精进电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关“牟特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侵权行为的声明》,称牟特科技涉嫌盗取精进电动技术和侵犯精进电动知识产权。去年12月22日,由于涉嫌盗取商业机密等原因,自动驾驶领域的景驰科技公司被百度诉至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最后以创始人王劲出局而不了了之。
■ 维权成本高执行判决更难
据杨剑介绍,知识产权维权的成本很高,ATGL在起诉前,用了2年时间收集证据;一审又花掉18个月——因为对方提出专利无效的质疑,法院需要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裁定,在这期间,团队还要到位于北京的国家知识产权局做口审。虽然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最终认定案涉发明专利完全有效,但导致侵权诉讼程序过长。
“除了打官司本身耗时耗力,打赢了执行起来更困难,不仅生产方不好控制,使用方也不好控制。尽管知识产权保护法规定,使用侵犯他人发明专利的产品用于经营的,也是违反知识产权法的行为,但某些车企知识产权意识淡薄,觉得产品能生产就能使用,作为使用方,他们并不承担风险,哪家供应商的便宜,就用哪家。”对此,杨剑颇为无奈地表示,“如果判决得不到有效执行,我们就收集其他证据继续提出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精进电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也向记者表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还不是很健全,企业要打赢官司需要投入很多精力,维权成本很高。
■ 要有意识地保护“看家本领”
吃一堑长一智,经历过知识产权纠纷后,汽车零部件企业更有必要从体系上重视和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工作。
精进电动公共关系与政府项目经理庹瑞锐向记者表示,精进电动现在十分重视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设立专门的部门,建立了全面的知识产权监管体系,对员工进行内外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培训,并将其纳入绩效考核,每季度都会开会讨论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
杨剑告诉记者,ATGL现在从三方面加强知识产权建设:一是通过完善制度,建立知识产权风险应急机制,全面梳理、完善和强化现有知识产权流程,使ATGL在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二是建立市场监控网络,及时发现侵权并开展维权活动,当出现疑似侵权或侵权行为时,由法务部门、知识产权部门以及相关服务站点开展维权活动;三是及时申请专利,使创新成果保护有据可依。
国家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秉刚认为,零部件企业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不断增加,尤其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领域的创新非常多,企业一定要加强知识产权意识,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针对核心技术人员,企业在管理上要做好商业机密保护和竞业条款的约束,知识产权都是企业的核心技术,是自己的看家本领,一定要保护好。”
0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