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劫后余生”
“双十一”脱胎于网络的光棍节。11月11日的光棍节,是互联网文化里一个深入人心的节日,但是光棍节并没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庆祝方式,而双十一购物节“恰好”选在那一天,而购物恰好也符合互联网文化的内容,阿里恰好又是营销高手以及业内翘楚,带动了业内其余眼红的电商,在这些共同的因素作用下“侥幸”成就了阿里全民的网购狂潮,而今年的“双十一”更是上演了一部跌宕起伏的“节中劫”。在此一品标局商标网查询给大家提个醒。商标并不是注册完就可以束之高阁了,而是有任何变动都要及时更新,有任何问题及时咨询专业人士。一品标局网愿意随时为您提供帮助!
双十一“同业劫”
10月30日,阿里巴巴将“双十一”注册为商标,并向各大媒体发出了商标法律文件,希望阻止各电商平台上线所有带有双十一相关字眼的宣传广告。
虽然众电商认为阿里的行为涉嫌垄断,但笔者认为,阿里的“双十一”应受法律保护,阿里申请商标不属于行业垄断。就法律层面来说,按照我国《商标法》的规定,在不违背禁止性规定的情况下,经过使用取得显著特征,并便于识别的,就可以作为商标注册。“双十一”符合作为商标注册的条件,阿里能放言向侵权者追究赔偿责任,可见并非空穴来风。但如果京东或其他电商平台以11月11日或11.11等日期的方式使用,避免与阿里的“双十一”注册商标相混淆,严格说来很难构成商标侵权。节前的“商标大战”更加凸显了本年“双十一”的竞争残酷与激烈,也让众电商好好的上了一堂关于知识产权的法律课。
2009年的双十一是阿里的独角戏,而5年后的双十一则是混战的“群殴剧”,在直面式竞争无可避免的时候,火药味呼之欲出。阿里甩出“全球购”的牌,亚马逊利用强大的全球物流资源骄傲地喊出“六国直邮”。京东明朝暗讽地宣传“买真品”,阿里立马注册了“双十一”相关商标并以“京东侵权”反击。苏宁另辟蹊径没提这几个字,而是命名为O2O购物节,唯品会扛着主打女性的大旗,把11月专题定为“女王驾到”。
这一切的口水与互黑,一切的阴谋与阳谋,都构成电商双十一的“同业劫”。
双十一的“监管劫”
节中传出工商总局约谈阿里、京东等电商平台的消息,要求叫停双十一折扣价等一系列促销活动。而各地工商总局也相继跟进,上海工商联合商委约谈1号店、大众点评等17家网络交易平台,江西省工商总局约谈江西电商网、拉手网等8家电商企业,明令严禁双十一期间先涨后降、因促销降低商品质量、虚假宣传等行为。这无疑给双十一的促销活动浇了一大盆冰水,尽管天猫、京东等电商随后出来辟谣,但是工商总局的态度却是显而易见的:面对质量问题、价格混乱等一系列电子商务行业发展顽疾,工商总局终于忍无可忍,在双十一到来前夕祭出了约谈的“大招”。
这一切一方面让我们感觉到电商行业发展的“一丝寒意”,但另一方面也恰恰证明了电商的蓬勃发展使曾经只是电商业内的“双十一”成为不仅是电商企业,而且终于引起了各级政府、各个部门的重视。此种关注,应该成为今后电商行业每一个节日中的“监管劫”。
盘点“劫后余生”
阿里巴巴:零时刚过,全球最大的购物狂欢立即开始,买家狂点鼠标刷屏抢购。仅仅两分钟,数字突破10亿元;4分钟,突破16亿元;14分钟,交易额突破50亿元;38分28秒,突破100亿元;最终销售额达到571亿元。同时,阿里的股票今日再度放量大涨,盘中最高时报119.45美元,全天成交量在7400万股左右,是过去30天日均成交量的三倍多。市值则超过2900亿美元。
京东商城:11.11全品类大促在11月11日进入最高潮,11月11日0:00-16:00,京东商城的订单量是去年同期的2.3倍。12时49分,京东商城的当日交易额已经达到去年11月11日全天的交易额。移动端(包括京东移动客户端、京东微信购物和京东手机QQ购物等)订单量增长迅猛,占总体订单量的比例达40%。
苏宁云商:截至18时,全站成交量372156件,移动增长率712%,物流系统每1秒钟捡货183件。苏宁易购PC端和移动端同时在线人数峰值达到206万。凌晨0点到6点产生的订单发货率达到了98.3%。门店自提比例达到了25%左右。
细细盘点几家的“劫后余生”可以看出,阿里胜在规模,500亿的销售额已经无法逾越,就连平台上的小米在此次天猫“双11”平台上售出手机支付订单也突破了一百万台大关,支付金额超过13.5亿元。作为“双十一”电商界的始作俑者,阿里用各种方式,各种数据捍卫了自己的江湖地位。
而京东以自己独有的用户体验,无与伦比的速度,强大的物流配送,在此次“双十一”节中图穷匕见,正如亮剑一般勇往直前,朝着自己“中国亚马逊”之路狂奔不止。
苏宁通过遍布全国的门店,传统零售业优势,通过到店自提等独门秘籍,正向着线上线下相结合,真正意义上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O2O的目标更进一步,并且凭借对天猫的“互抽打脸”式广告一炮走红,证明其从传统零售行业异军突起,“美苏”争霸中笑到最后,绝不是夸口的,厚积薄发,犹未晚也。
0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