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一字之差,滴滴打车遭遇商标抢注引发8020万的天价赔偿
现在很多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刚开始创业的时候,不重视商标保护,一心专注发展业务,等到品牌发展壮大的时候才发现,商标被他人商标抢注了。
一个小小的商标也会引起大乱
在3年前,细心的“打车族”应该会发现,手机中的“嘀嘀打车”软件,一夜间都变成了“滴滴打车”软件。
滴滴打车因为曾用名“嘀嘀打车”卷入了一场天价商标侵权纠纷,对方索赔8020万!原告杭州妙影公司称,“嘀嘀”这个商标我们早已注册成功,要求被告北京小桔公司停止侵权,在中国知识产权报、钱江晚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等全国主流媒体上刊登声明消除影响,并赔偿损失8000万,20万律师费等。
其实最早嘀嘀打车刚成立时,创始人程维对公司能走多久是没有底的,为了节省创业成本,没有及时注册商标,没想到等品牌发展壮大的时候,商标已经被他人注册了。在寻求商标复议的同时也寻求购买该品牌,但最终失败,还被对方上诉索赔8020万元的天价赔偿。所幸经过两年的大力调解,双方终于达成了一揽子商标转让协议。但是这期间所耗费的时间和金钱早已远远超出程维的想象了。
还有湖南卫视最近热播的综艺《我们来了》,其实热心观众发现《我们来了》在第一季的节目名其实是叫作《偶像来了》。湖南台提交“偶像来了”商标的注册申请是2014年12月3日,杭州青联公司提交注册申请是2014年11月28日。
晚了5天提交,根据我国《商标法》采用的是申请在先原则,所以湖南台申请的第41类的《偶像来了》商标就被驳回了,所以《偶像来了》被迫改名《我们来了》。
千万不要小瞧知识产权的保护
“创业”时下是个热词,而“商标”却久坐冷板凳。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一定要有商标先行的理念。别小看了商标对于一个企业品牌的塑造作用,一年半的时间,有时候实在太长了,但也许一天时间的差错,就有可能造成商机的延误。
商标注册应该注意这几个问题:
1、商标标志在申请前保密
企业在申请注册商标前,必须对商标的标志和创意进行保密,以避免被他人抢注。
企业在申请注册前,须尽量避免通过出版物、网络、销售、商务谈判等任何方式公开使用商标标识,在委托创作、合作创作过程中也应采取保密措施避免创意的泄露。
2、商标设计与注册前的检索
企业在进行商标设计和注册前,必须对同类产品或类似产品已注册或正在审查的商标进行全面检索,避免到时候商标注册因为相似不能注册。
3、进行防御性的商标注册
可在与要注册的商标类似或者非类似的商标类别上分别进行防御注册,如核心产品的上下游产品、产品相关的服务领域、服务类别的主售产品、与产品通常搭售或共同使用的产品等。
4、加强市场的监测
企业应该密切关注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商标公告》,如果发现相同或近似商标,应及时提出异议。
一品标局建议:商标是企业无形的资产,也是企业最显著的标志。商标注册不及时,会给企业的声誉及未来发展造成严重影响。提早注册商标,确定商标权的归属,提高保护意识,才是保障商标所有人的利益,避免发生商标侵权事件的最好方式。
热门评论